博客
灵性生活
作者:詹姆斯.玛呼.纳嘿 中文转译者:Z.SI.GP

灵性生活不再是曾经那样的群体生活。灵性的道路变得数量众多。即使是历史悠久的主要宗 教也在分裂成更小的教 派。新时代信念体系的兴起后,灵性生活也一如既往地种类繁多。在这种多样性中,个人可能因选择众多而迷惑止步;无法确定该以什么标准来选择灵性道路。

分裂频率,在很大程度上,界定着人类生活,这样的频率也同样盛行于生活的宗 教和灵性领域。自相矛盾的是,灵性生活本被认为,是一种完整性和连接性的生活;是一种天然带有无条件之爱的接收和表达的生活;是一条万事万物皆平等一体的联合之路。然而,现实世界中的灵性生活却并非如此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也许是因为,当一种神话占支配地位(一 神论)时,新的挑战者(世俗主义)和科学的崛起,会施加压力,迫使宗 教施去适应性地改变。经由适应性的改变,宗 教“挖掘出战壕”来保卫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,保持住其成员身份和领导地位,并将一种已证实的传统感提供给为那些寻求灵性支持的人们。

另一个原因是,这种分裂是“深入骨髓的”。分裂是宗 教的天然部分,这归因于任何组织的建立过程的竞争属性。你建立起自己的宗 教,同时微妙地低眼鄙视着竞争对手的宗 教见解、实践和传统。这就是生意中的做法,而宗 教归根到底,就是一门生意。它寻求的是成长和繁荣。

此外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。宗 教的成员必须遵守所在宗 教的原则,否则,他们所遭受的后果就是失去灵性道路的立足点。在大多数宗 教中,这被称为“罪”或“犯戒”。宗 教有着法律和道德准则,信徒被要求遵守这些道德法律。不这样做的后果会极端不友好,具体取决于宗 教的不同。通常,那会是永恒的地狱之火和诅咒。

现在,好消息是,遭受罪孽-情结折磨的信徒可以被宽恕。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救赎,并被带回到“羊圈”。成员们的航向能够被重新校准于“母舰”:教 会,寺 庙,或清真寺。这些全都是宗 教神话结构的一部分,人类的罪可以被救赎。宗 教是救赎的仲裁者。它同时设计了出口匝道和入口匝道,让其会员始终绕行于在这种“非常人性化”的体验中,并且在不会损失会员收益的前提下,它还始终享有对于会员的某种程度的控制。

如果你思考过这个,控制是分裂频率的产出物。它提供了一种渠道,容许权力者去决定无权者的命运,从而让少数人主宰多数人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是社会学整合。它将碎片联合成社群,然后,该社群就会去争夺社 会和政 力,来保护自身,对抗“竞争者”。然而,甚至在这些共享社群的内部,也存在着分歧,而通常,这种分歧源于被感知到的权 力共享缺失。

在这样的宗 教泥潭里,灵性寻求者被喂食着某条道路的文字、意义、文化基因、传统、仪式和神话;并被要求信仰它,吸收它,实践它,投入时间和金钱。而要成为一种宗 教或灵性道路的成员,并非轻而易举的事。这是一项严肃而昂贵的努力。

这样的分发方式,存在于任何一条道路中。既然宗 教或灵性之路基建于资料之上,那么分裂频率又是如何影响的资料的组织方式的呢?这种影响又表达为什么样?最显见的答案是,寻求者被要求遵守本道路的法律、戒律、经文和文化,否则就要承受后果。只有遵守时,他们才会被接纳。否则,他们就是罪人或叛道者。这就是分裂性的生动表达。遵守或被拒。“帷幕”内侧或外侧。拯救或不被拯救。解放或囚禁。

寻求灵性的人不仅有着令人困惑的一系列选择,而且,选择的一致性问题也同样显著。在基 教中,约有33000个不同的教 派,全都基于同一本书。这又说明了什么?是什么原因,导致了基于同样文字的33000种途径得以各自生根壮大?人类的解读?伊格?金钱?权 力?人口增长?权 力共享缺失?文化差异?地理位置?

按造翼者的术语讲,分裂频率点燃了破裂的倾向。就像拿起件美丽的容器,扔向大理石地面,摔成上千个碎片。每个碎片都体现着分裂频率,而容器的真正功能及其文化美学却被破坏了。

探索者低头看向所有这些碎片,试图评估哪一块最适合自己,这时,他们再也无法看到容器本身及其真正的功能。他们通常会被提醒,某一片是自己父母或家庭的选择,跟进这样的选择,一种自然的舒适感就产生了。这常常就是灵性生活开始的方式。我们被引导加入家庭的宗 教,却毫不理解神话“容器”或其真正功能。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就是,我们归属了某块熟悉的碎片。

很多时候,确立于童年的宗 教灌输,会在成年后减弱。刚成年的人们开始探索其他的概念。或许,他们在自己的这块宗 教碎片中看到了太多伪善,或许,是这种灵性生活缺乏务实性。无论什么原因,他们再次变成了寻找者,典型地,这会涉及到阅读。

当今世界,对于任何寻求学习的人,互联网都能提供多样到难以置信的资料。互联网正是分裂的完美例子,只不过,在这个例子中,容器的碎片超过了十亿片。这只是2016年互联网网站的数量。很难确定,这些网站中又有多少是致力于宗 教或灵性内容,但毫无疑问,绝对超过100万个。

选择的绝对数量已经多到让心智困惑。它将探索者置于疑惑中:谁是对的?哪条路才能引导我走向真理?难题在于:真正的问题可能比这更为复杂:所谓真理是指谁的真理?真理就像美,是主观的,只存在于观看者的眼里。虚张声势的权威真理充斥了宗 教文本,可真理——对于真正找寻它的人们——却是隐藏的。它一直被隐藏着。事实上,它已被隐藏了如此之久,甚至都不能算被隐藏,而比较是被忽视掉和未被探索。

灵性真理就是神话。神话是以集体无意识为材料而设计构造的。它所源自的这种共享的深层,超越了文化、时间和地理位置。一个很好的问题是,“这个集体无意识又建基于什么上?”这种集体无意识就是真理吗?或者它是别的什么?有没有可能,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是被设计的?也就是说,它并不是人类集体经验的有机产物。

要是,从我们的起始点,原型就“被播种”进人类无意识的呢?要是,一些被设计成自然增殖的程序,已经改写或重置了集体无意识呢?这就相当于,将真理构造为一种程序,只需信仰就能让它永继,根本无需证明。然而,就算有足够比例的人口在信仰,也无法将真理灌注进这种信仰里。

面对宗 教这样的可靠来源所奉为的“真理”,如果你不同意,就会被贴上标签:骗子、罪人、叛道者、邪恶、着魔、社会恐 怖分子、愚昧……这个清单非常之长。这就恰恰正是神话的强大之处。还记得哥白尼吗?还有马丁·路德?

灵性生活需要我们去挑战旧有神话。

在这个体验感世界,我们依赖自己的感官。我们会相信自己看到的,这些相信会保持一段时间。但甚至最闪耀的光明体验也会随着时间而褪色。通常,它会淡化进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些实相中。强有力的片刻、分钟、小时、天。时间一长,体验感就会淡化,无论它们来自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。

因此,灵性生活并不是由让人幸福或令人敬叹的体验感所够成的。如果真是这样,我们只会成为“追逐天堂的猎犬”,永远在努力捕获下一次启迪,或是瞥入灵性界域。

相反,灵性生活是一种持续的探究欲和洞察力。事实上,灵性生活就是中止去信仰,转向去实践产生于程序矩阵之外的美德行为。有时候,人们会将灵性生活混淆于安逸、极乐、平和、爱这类概念。毕竟,古鲁和大师们,据描述就是处于极乐与平和的状态。然而,如果这个世界是个被设计的“监狱”,(作为大师),你全部同伴存在们所被教导的神话,都假装不知道这个基本“现实”,那么,极乐又怎么会是一个选项?

更重要的是,监狱的大门已被打开了。旧神话已被揭穿了。人们正在活化自己的心脏能量,并自由地向外播送。程序被揭穿到如此程度,我们的整体导航仪得以步入我们的生活,并获得了作为核心价值的地位;作为我们的一个部分,整体导航仪将激发出联合和平等。

如果你发现有人宣称身处极乐,那只能是因为,他们将自我身份如此牢固地构建于旧神话中,以至于他们相信,极乐状态会将他们鉴定为古鲁或大师。又或许,极乐状态真地将显示出,他们确实深嵌进了虚幻神话的更深层次。

灵性生活既不等同于安逸或极乐。也不是上升到某种纯净的意识层面,让你能从这里源于“更高层面”而运作。

我们是木偶,就是字层意义上的“木偶”,而操纵者则是2个无形的驱动程序则是: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潜意识。这两个不可见的层面,孕育着态度和倾向,进而引发出行为。举例而言,人类可以成为他人的财产,这个概念就是基于特定的集体无意识经验,即:在大洪水之前,我们是作为“诸神”奴隶而被创造的。这正是人类的初始点。正因为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经验,我们才能够合理化地说:奴役外物毫无问题,无论那是动物、性 奴还是黑奴。

这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式功能障碍,动物和人类的奴役只是一个例子。

如果我们选择源自这2个不可见层面来表达,我们的行为就正在被程序所激活,这些程序就内嵌于媒体里(电视、电影、电游、网络、报纸、书籍),而这些程序,很多都是功能失调的,可又被视为正常,因而,人们就看不到它们有任何危害。从行为上讲,这就是人类现在的存在状态。如果这样的行为都能成为人类的一部分,那么,就不用惊讶说,我们的灵性生活也正在被同样地编程、降低、削弱。

我们的心智就有点像电脑键盘,2只无形的手,在未经我们许可的情况下,敲击着键盘,编写着行为程序,以便我们去执行。我们现在就正被操控着,而且,也这发生于全球舞台,并带来了远更巨大的破坏效应。这就相当于编程化的全球文化基因,被部署来让我们持续聚焦于错误信念上,而我们则被要求去执行这样的信念。比方说,去恐惧不同于我们的人们,又或者,为了保证“安全”,监 控私人电邮和短信,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
所以,程序是手指,我们则是键盘。我们已经成了编程者的外延设备。

我们需要认识到,这就是正在发生的,并脱离出这些。停止将自己的所有权交付给程序、编程者、编程者身后的管理团队。当你想到“自由”的概念时,自由就应该是这样的。其他类型的自由——被政 客们挪用的那种——是一种巨大的错觉。那是一种编程化的“服从”实相,只是被伪装成了安全保障与适应融入。

灵性生活存在于这种编程化版本下方,哪怕你认为自己就该是它那样。举例而言,你完全有权力情绪激越。所以,去愤怒、沮丧、冷漠。去心怀怨恨。让这些情绪污染掉所有本来存在的潜力。去感觉到被削弱,被抑制。每个人都如此。去适应融入,并享受这归属感。这是权 力斗争,我们必胜。

这些全都是正在上演的程序的例子。这么喊话者都是欺骗者,都是彻头彻尾的木偶提线师。如果我们没能看到这些模式,那么,我们需要安静地坐下来,进行下真正的沉思——不是去沉思上帝、灵、白光、空无、甚至不是爱。将你的注意力诚实地聚焦在正上演于你身上的程序上,它们就上演于你的行为、态度、感知、成见里。评估这些程序,看看它们是否真地反映了你。

生活跟随着思维,思维则是那不可见程序的果实。灵性生活,事实上就是聚焦在去生活于程序之外。不过,为了做到这一点,你必须变得意识到编程正在发生...或是意识到敲击你这键盘的无形之手。这是脱离程序的基础,只有脱离程序之后,你才会开始感受到真诚的美德,比如心脏六美德,并容许它们成为你生命的自然延展,而播送进你的本地宇宙。

要脱钩这些程序并不容易。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就是:就地研究程序;了解在统治我们现实的各种错误信念;然后在你投入了时间和精力的每一件事上,去练习你的辨识能力。而通过练习心脏6美德和量子暂停技术,你可能会发现,自己正在脱离出程序。

造翼者资料就是被设计来协助这种情况发生的。资料呈现为一新神话。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是神话?为什么不干脆宣布真相,完全证实它,然后退回身,看着所有灵性寻求者排起长队,要求加入?

甚至在不朽灵魂的科学证据面前,依然有人不会相信。人们不会如此轻易地替换自己的信念。“证据”并非绝对真理。无数世代以来,这些程序都根深蒂固于集体无意识和祖传潜意识里。就算真有一个视频、一本书或一盘磁带里含有绝对的证据,那么它大概是构成以文字或语言。如前所述,称为《圣经》的文献集拥有33,000个不同教 派。以语言文字为中心,是无法联合民众的,无论其真实性为何。

考虑到这一点,造翼者嵌入了一个新神话。在这新神话中,设置了一个真理“星座”。有些人会看到或感觉到,有些人则不会。那些看到的人,将开始应用这个真理系统,不是作为知识来背诵,而是作为行为和态度。这就是脱离出程序的方法。当变得较少被嵌入优势实相的编程特性,他们就能够着手再-创造自己的本地宇宙。

灵性生活就存在于个人本地宇宙的这个再-创造过程里。灵性生活不在书本里、咒语里、视频里、导师那里、宗 教仪式里,尽管看向这些地方是非常诱人的。灵性生活也无关于“爱与和平”这样的元素。并不是说这些没有作用或价值;而是说,它们并非灵性生活的基础。灵性生活的基础,是经由心脏6美德的转变性行为来再-创造你的本地宇宙;是运用你的想象官能和分辨能力来脱钩出编程。并一直保持脱钩。

这就是造翼者资料所扮演的角色。它仅仅只是个工具。它不是唯一的工具,也非所有人都适用,然而,如果投入些时间来回顾下资料,也许是阅读其中的某本小说,那么,你会真正理解什么是新神话。

任何住在大城市的人都知道,夜里很难见到星星。城市的光污染,降低了对比度,使得星座难以被看见,甚至就不可能被看见。旧有神话和现行程序就类似于大城市。它们产生了某种形式的“光污染”,使得真理星座难以被看见。

灵性生活是一趟旅程,而起源点就是远离旧有神话和新晋程序的光污染,从而有机会凝望“星空”。这个行为通常就最初信号,表明一个人准备好踏入灵性生活。有时候,这是无意识的,无论如何,宇宙似乎在人们拉离大城市,拉向某个地方,让他们能够看见星空,读取它召唤的信号。

有时候,这是处于个体自己的意识决定,因为光污染变成了混淆的工具。它会混淆理解,方式则是,将程序狭隘化成集体仪式、背诵、老师导向的解释和等级制度。

当你发现自己置身荒野,看看天空是非常有益的。事实上,造翼者资料本质上就是一片荒野。